一、先搞懂:放气电流控制是啥?
离子溅射仪靠 “电离气体轰击靶材” 实现镀膜,而放气电流控制,就是通过调节气体流量对应的电流信号,精准控制进入真空腔的气体量(比如氩气)。简单说,它像 “气体阀门的智能开关”—— 电流大小决定阀门开合度,直接影响腔体内气体浓度,进而控制电离效果和溅射过程。
举个例子:就像给气球充气,放气电流就是 “控制充气速度的开关”,开太小气不够(气球瘪),开太大气太足(气球炸),只有精准控制,才能让气球保持合适大小。

二、关键影响:放气电流没控好,设备性能直接 “拉胯”
1. 对镀膜质量:决定膜层 “好不好看、牢不牢固”
• 电流过小→气体量不足→电离产生的离子少→靶材轰击力度弱→膜层薄、不均匀,甚至出现 “漏镀”(像画画颜料不够,涂不匀);
• 电流过大→气体量超标→真空度下降→离子碰撞频繁→膜层附着力差,容易脱落,还可能出现 “针孔”(类似墙面刷漆太厚,起泡掉皮)。
2. 对设备寿命:影响核心部件 “用多久”
• 电流忽大忽小→气体流量波动→真空腔压力频繁变化→真空泵反复启停、负荷加重,长期会导致泵体磨损加速(好比汽车频繁急加速急刹车,发动机易坏);
• 电流长期超标→气体过多→靶材表面易形成 “污染物堆积”,还可能导致电离室电极老化,缩短靶材和电极的更换周期。
3. 对溅射效率:决定 “干活快不快”
• 电流过低→溅射速率慢(镀膜 1 小时才能完成,原本 30 分钟就行);
• 电流过高→虽短期提速,但膜层质量差需返工,反而浪费时间(好比急着做饭火开太大,菜炒糊了要重做)。

三、优化建议:3 步搞定放气电流控制,提升设备性能
1. 前期校准:给 “电流开关” 定准 “刻度”
• 每次更换靶材或气体类型后,用 “标准电流 - 流量对照表” 校准(比如氩气对应电流 0.5A 时,流量应为 20sccm,需通过设备自带校准功能调整);
• 搭配 “真空度监测仪”,确保电流调节时,腔体内真空度稳定在 1×10⁻³~5×10⁻²Pa(不同设备略有差异,参考说明书),避免真空度波动影响电流精度。
2. 过程控制:根据 “工况” 动态调电流
• 镀膜初期(起辉阶段):用 “低电流启动”(比如正常电流的 60%),待真空度稳定 1-2 分钟后,再缓慢升至目标电流(防止瞬间气体过多破坏真空);
• 镀膜中期:若发现膜层出现 “条纹”,适当降低电流 5%-10%;若膜层过薄,在真空度允许范围内,小幅提升电流(每次不超过 0.1A);
• 镀膜末期:提前 30 秒 - 1 分钟逐步降低电流至启动值,避免突然断流导致靶材 “二次污染”。
3. 日常维护:让 “控制系统” 保持最佳状态
• 每周检查放气电流传感器(比如霍尔电流传感器),若显示值与实际流量偏差超过 10%,及时清洁或更换;
• 每月清洁气体管路和电磁阀,避免杂质堵塞导致电流控制滞后(可用压缩空气吹通管路,再用无水乙醇擦拭电磁阀阀芯);
• 长期不用设备时,每周通电开机,将放气电流调至最低值运行 10 分钟,防止部件受潮老化。

客服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