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深圳微仪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官网!主营业务:离子溅射仪,磁控溅射镀膜设备,真空镀膜设备,喷金仪,真空蒸镀设备
10年专注真空镀膜技术磁控溅射镀膜生产厂家
全国咨询热线:136-3277-6737

在溅射镀膜技术中,氩气(Ar)作为核心工作气体,其选择与作用直接影响薄膜的沉积效率、质量及稳定性。深入理解氩气在溅射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与关键作用,对优化工艺参数、提升镀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。

一、溅射镀膜中选择氩气的核心原因

溅射镀膜对工作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严格要求,氩气之所以成为主流选择,源于其以下不可替代的特性:

1. 化学惰性确保薄膜纯度

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(零价元素,最外层电子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),在溅射过程中不与靶材原子、基材或薄膜发生化学反应。相比之下,若使用氮气、氧气等活性气体,可能与靶材(如金属 TiAl)反应生成化合物(如 TiNAl₂O₃),改变薄膜成分;而氢气等还原性气体则可能导致金属膜氧化层还原,破坏薄膜性能。氩气的惰性可保证沉积薄膜的成分与靶材一致(纯金属 / 合金膜),或仅在刻意引入反应气体时形成化合物膜,从而精准控制薄膜成分。

2. 原子质量适配溅射动力学需求

氩气的原子量为 39.95,与大多数金属靶材(如 Al27)、Ti48)、Cu64))的原子量接近。根据动量守恒定律,当 Ar⁺离子(质量数≈40)轰击靶材原子时,能高效传递能量,使靶材原子获得足够动能脱离表面(溅射产额高)。若使用原子量过小的气体(如 He,原子量 4),离子轰击能量不足,溅射产额低;若使用原子量过大的气体(如 Kr84),则可能导致靶材表面原子被 嵌入而非溅射,反而降低沉积速率。氩气的原子质量使其成为平衡溅射效率与能量传递的理想选择。

3. 电离特性适配辉光放电条件

溅射过程依赖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(Ar⁺离子与电子),而氩气的电离能(15.76 eV)适中,在常规溅射电压(300~1000 V)下易被电离,形成稳定的辉光放电。相比之下,氖气(Ne)电离能更高(21.56 eV),需更高电压才能电离,增加能耗;而氪气(Kr)、氙气(Xe)虽电离能较低,但成本高昂(氩气价格仅为氪气的 1/50),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。氩气的易电离性与经济性使其成为工业溅射的首选。

4. 安全性与环境兼容性优异

氩气无色、无味、无毒,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,在通风良好的车间环境中使用 无安全隐患。相比之下,若使用有毒气体(如氟利昂)或易燃易爆气体(如氢气),需严格控制泄漏与防爆措施,增加生产风险与成本。此外,氩气在大气中含量约 0.93%,来源丰富,提纯工艺成熟(纯度可达 99.999% 以上),能稳定供应工业生产。

固定功率下大气压交流氩气等离子体射流的光谱特性

二、氩气在溅射镀膜过程中的关键作用

氩气在溅射镀膜中并非简单的 介质,而是通过参与等离子体形成、能量传递、薄膜生长等多个环节,直接影响工艺稳定性与薄膜质量,具体作用如下:

1. 维持等离子体放电,提供溅射离子源

在真空室中,氩气被高压电场电离为 Ar⁺离子与电子,形成等离子体。其中,带正电的 Ar⁺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冲向带负电的靶材,是实现靶材溅射的核心动力。氩气的流量与压强直接决定等离子体密度:流量过低(压强 <0.1 Pa等离子体稀薄溅射离子少沉积速率慢;流量过高(压强> 5 Pa等离子体碰撞频繁离子能量降低溅射效率下降。通过调节氩气流量控制工作压强(通常 0.5~2 Pa),可维持稳定的等离子体状态,保证溅射过程连续进行。

2. 调控溅射能量,影响薄膜结构

Ar⁺离子的能量(由加速电压与工作压强共同决定)直接影响靶材原子的溅射动能:

◦ 高能量 Ar⁺离子(如高电压、低气压条件)靶材原子获得高动能沉积到基片后易扩散迁移薄膜致密度高、结晶度好(如 Al 膜在 1 Pa300 V 条件下,晶粒尺寸均匀且无孔洞);

◦ 低能量 Ar⁺离子(如低电压、高气压条件)靶材原子动能低薄膜易出现疏松结构或柱状晶(如压强 > 3 Pa 时,Al 膜表面可能出现针孔)。

因此,通过控制氩气压强调节 Ar⁺离子能量,可按需调控薄膜的微观结构(如致密度、晶粒尺寸)。

1. 抑制杂质污染,保障薄膜纯度

溅射镀膜需在高真空环境中进行(基础真空通常 <10⁻⁴ Pa),但残余气体(如 O₂H₂O)仍可能污染薄膜(如金属膜氧化)。通入氩气可 稀释残余气体,降低其分压:例如,当工作压强为 1 Pa 时,氩气分压占比 > 99%,残余气体分压 < 0.01 Pa,可显著减少杂质原子掺入薄膜(如 Al 膜的氧含量可控制在 0.1% 以下)。此外,氩气作为惰性气体,不会与靶材或基片反应,避免引入额外杂质,尤其适合制备高纯度金属膜(如半导体Cu 膜、Ag 膜)。

2. 优化薄膜厚度均匀性与应力状态

氩气的流动状态与压强分布影响溅射原子的传输路径:在合理靶基距(10~15 cm)与氩气压强(1~2 Pa)下,溅射原子(如 TiAl)与氩气原子的碰撞适中,可均匀扩散至基片表面,保证薄膜厚度均匀性(偏差 <±3%)。同时,少量 Ar 原子可能被 捕获在薄膜中,形成微量间隙固溶体,调节薄膜应力:低气压下,Ar⁺离子轰击强烈薄膜易产生压应力;高气压下,Ar 原子嵌入较多可能形成拉应力。通过优化氩气参数,可将薄膜应力控制在合理范围(如 TiN 膜应力 < 500 MPa),避免薄膜开裂或脱落。

3. 辅助反应溅射,调控化合物膜成分

在制备化合物薄膜(如 TiNAl₂O₃)时,氩气与反应气体(N₂O₂)的比例是关键参数。例如,制备 TiN 膜时,氩气作为 载能介质保证 Ti 靶的稳定溅射,而 N₂提供反应元素;若氩气比例过高(Ar:N₂>8:2),N₂分压不足薄膜富 Ti(呈灰黑色);若氩气比例过低等离子体稳定性下降溅射速率骤降。氩气在此过程中起到 平衡溅射与反应的作用,确保化合物膜成分精准可控。



标签: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59-3859-7264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136-3277-6737

二维码
线